歡迎來到 減肥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減肥知識學習網站!
中藥減肥蔚為風潮,減肥茶是飲品也是藥,想要喝出身材,該怎么辦?
奧斯卡影后伊麗莎白.泰勒除了婚姻故事被談論之外,每次出現時的體態更是話題,幾次減肥后苗條身影讓人驚艷,但一段時日后又回復臃腫,讓她幾乎成為減肥機構的拒絕往來戶。
“體重”一向是美的熱門話題。只要有某明星、某人物,因為某某湯方減肥塑身成功,街頭巷尾立即一陣風行,再加上肥胖是現在許多疾病的根源,減肥風就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尤其炎炎夏日,衣衫漸薄,人們更希望秀出一身窈窕。
一邊追逐瘦身風潮未歇,一邊保健、消費新聞版面上“吃出問題”的報導屢見不鮮,中國醫藥學院營養所系主任沈立言指出,一些偏方、特效藥,大多利用輕瀉、利尿的作用,排出體內水份,可見到短暫的減肥效果,卻也因此搗亂腸道、心臟、腎臟的新陳代謝,副作用大,妨害健康。
中藥茶飲可減肥?
減肥風還是繼續吹著,這陣子轉到中藥減肥茶。喝包中藥茶就能減肥?聽起來自然、方便又養生,民眾當然趨之若鶩。高雄市立中醫院以及臺北市立中醫院的減肥門診一直門庭若市,引得各地醫院或中藥房也相繼跟進。
中醫減肥茶包一天大約只需要二十幾元,比起其它減肥方法,的確比較實惠,但是絕對安全嗎?
中藥也是藥,當然有副作用。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副教授黃慧棻指出,自然不等于安全,食物或藥物不見得有毒才危險,如果屬性與體質不合,也會有不適應的反應。
隨便買一個減肥茶來喝,缺乏合格中醫師診察判斷,容易產生問題。比如說,有人一聽中藥澤瀉可以減肥,大量吃反而對腎臟造成傷害;有些減脂藥茶用意在瀉肚子,以中醫來說,瀉下太久,消化、吸收的功能會受損,中氣也會受傷,愈吃就愈虛。
當然,在傳統醫學“藥食同源”的理論下,不少性質平和,具養生、保健的藥材早已普遍被食用,如時髦的減肥圣藥山楂、荷葉等,養生保健飲用無妨,真需要減重,該喝什么樣的減肥茶,還是該由醫生決定。
代謝不佳自然就胖
市立中醫院減肥門診中西醫師林昌錦表示,中醫看肥胖,人表現出來的就是“痰濕”。中醫所謂“痰”,泛指身體堆積的一些黏稠狀物質,不該有的或多的都稱之,比較清稀的就叫做“水濕”。
以中醫理論來說,治療肥胖重點在脾,脾比較虛,運化功能比較失調,也就是新陳代謝差,不能處理多余痰濕,人就容易胖。
不過,林昌錦醫師表示,中醫的脾與現代醫學所指不同,對應的臟腑較像是胰臟。
其實中醫早就用“脾”這個字,表示人體消化吸收運用體內營養物質的功能,只是現代醫學引進時,把spleen翻譯為脾,反而讓后來學習西醫的人誤認中醫不科學,因中醫竟然說脾有消化功能。中醫的臟腑理論本來就不是單純的器官論,不僅包括臟器,也包括整個系統、經絡。“這是中西醫彼此要互相了解的地方,也是民眾必須知道的事情。”林昌錦說。
中醫減重先看體質
中醫治療的大原則在于希望藥或療方只是引導、觸媒,重點在于激活身體原本的運作機能,先求恢復身體原有機能,再談適當的塑身或減重,讓身體自然找回該有的體重與體型。
因而體重過重者,中醫依成因、體質不同等開立減肥處方,依肥胖成因、體質不同,分四類型,而有不同處置方式。這四型為胃熱濕阻型、脾虛濕阻型、肝郁氣滯型及肝腎陰虛型。
統計顯示,胃熱型與氣滯型的患者最多,治療效果也較好,平均兩周約瘦1公斤,有人甚至一個月減六、七公斤。50歲以上為主的陰虛型患者,因為代謝原本就較差,加上慢性疾病纏身,效果不彰。
有趣的是,從生活型態看來,熱中減肥的族群為20~40歲的女性,占7成左右,不過只有55%的人的體質量指數超過25。
下一篇:絕對瘦身 品嘗白領瘦身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肥胖合并高脂血癥的藥茶療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