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減肥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減肥知識學習網站!
肥胖基因如何令人發胖一直是一個謎。美國《臨床檢查雜志》15日刊載的一篇報告說,肥胖基因能令人體內“饑餓激素”水平升高,并且對高熱量食物更感興趣,從而容易發胖。這一發現可能有助尋找減肥新方。
影響激素
英國科學家2007年發現,一個名為FTO的基因與肥胖密切相關。FTO位于第16號染色體,有兩個拷貝,分別繼承于父母雙親。每個拷貝表達為高致胖風險或低致胖風險。攜帶兩個高致胖風險拷貝的人,罹患肥胖癥的幾率比兩個低致胖風險拷貝攜帶者高70%。不過,研究人員一直未能解釋原因。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肥胖癥研究中心負責人蕾切爾&mdot;巴特漢姆帶領研究小組征募一群體重正常的男性志愿者,把他們分為兩組,第一組攜帶兩個高致胖風險FTO拷貝,第二組攜帶兩個低致胖風險FTO拷貝。
研究人員測試志愿者進食前后體內“饑餓激素”饑餓素的水平。通常情況下,進食前人體內饑餓素水平高,進食后降低。測試結果顯示,第一組的饑餓素水平餐后降低程度不如第二組,而且回升速度更快。
“雙重攻擊”
此外,志愿者進食后的大腦掃描結果顯示,攜帶兩個高致胖風險FTO拷貝的志愿者對高脂肪食物更感興趣。
巴特漢姆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記者:“他們的大腦被設置為對任何高熱量食物特別感興趣。”
巴特漢姆說,再加上高致胖風險FTO拷貝對饑餓素水平的影響,形成“雙重攻擊”,“生物程序決定他們吃得更多”。
有益減肥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史蒂夫&mdot;布盧姆評論說,這項研究是人們了解致胖因素的“重要一步”。
巴特漢姆認為,了解FTO基因如何影響肥胖幾率可能有助肥胖人群更有效地減肥。
下一篇:咀嚼為何能燃脂 細嚼慢咽瘦最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個空調房減肥妙計 輕松燃脂更瘦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