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還能不能打?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7-28
閱讀 :236
近日,青島啤酒股價經歷了詭異下跌一幕。7月19日上午,青島啤酒A股開盤走低,11點前跌幅和成交量仍處在穩定水平。上午11時,公司股價突然開始放量跳水,一個小時跌幅近7%。截至收盤,青島啤酒股價狂瀉5.75%,達94.42元/股,創下年內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約79億元。后續兩日股價稍有回升。對于多年在股市里摸爬滾打的投資者來說,5.75%的單日跌幅并不算多。為什么青島啤酒股價下跌引發大家這么多的關注呢?要知道疫情三年最困難的時期,青島啤酒的股價每年卻都是正增長,尤其是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漲幅近100%。現在終于熬過了疫情,啤酒的消費場景也開始復蘇,可是青島啤酒的股價卻閃崩了,這種不符合市場邏輯的情況勢必會引發關注。對于青島啤酒這樣的百年品牌,市場免不了對其股價波動的原因產生各種猜測。是財務數據表現不如預期?是下游消費需求不足?亦或是公司發布的員工解禁公告讓投資人給這個龍頭貼了負面的標簽?百年企業“老了”?青島啤酒,顧名思義這是青島的啤酒品牌,然而最初它卻不是由青島人建造。1903年,青島還在德國人殖民統治之下,在青島登州路56號,英、德兩國的商人共同建了一個啤酒廠。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不起眼的酒廠竟然在120年后變成了如今啤酒行業的巨頭,它的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自1993年上市以來的這30年間,它帶給了投資人接近14倍的收益,年化收益率接近10%,這還沒有算上期間產生的分紅收入。7月21日,紅星資本局就此次股價下跌原因致電了青島啤酒的董秘辦公室,對方回應稱“沒什么原因”。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公司董事會秘書此前作出回應“可能和18日晚上的職工股解禁有關,現在的市場比較弱,我看其他公司的職工股解禁反應也沒這么大”。青島啤酒2023年半年報將于8月28日披露,我們只能從已披露的財務報告中尋找蛛絲馬跡。根據2023年一季度財務數據,公司實現報告期內營業收入107.06億元(同比增長+16.2%),2023年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15.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8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實現了32.07%的增長。公司今年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并沒有讓投資人失望。再將2023年一季度的數據與往年的同期數據做個比較。從2019年至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長率數據來看,2023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長率在過去同期五年中均處于較高的水平,也就是說今年一季度的數據是好上加好。股價下跌難道是因為公司啤酒銷量不好了?在今年一季度,青島啤酒累計實現產品銷量236.3萬千升,同比增長11.02%。其中主品牌青島啤酒實現產品銷量140.1萬千升,同比增長7.45%;中端以上產品實現銷量98.4萬千升,同比增長11.55%。公司啤酒的銷量也是不降反升。進一步將青島啤酒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進行了凈利率的對比。根據民生證券研報數據,從2019年一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在啤酒龍頭上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率數據中,青島啤酒的凈利率位于顯眼的首位。不但如此,青島啤酒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財務數據同比增速,均處于幾個龍頭上市公司中靠前位置。在實現高增長的同時,公司對股東們也是相當慷慨大方,畢竟分紅分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銀。青島啤酒上市29年累計創造利潤304億,累計分紅71億元,平均股利支付率(分紅率)為52.53%。2023年是青島啤酒品牌創立120周年,也是公司上市30周年,董事會提議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紅利每股1.30元(含稅),派發特別紅利每股現金0.50元(含稅),共計每股現金紅利人民幣1.80元(含稅)。以上談到了青島啤酒這么多的亮眼成績,仍舊發現2022年有一個數據遜色了些。公司在2022年累計實現產品銷量807.2萬千升(同比增長+1.8%),這個微小的增幅也引發了投資人的擔憂。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啤酒產量419.7萬千升,同比增長僅有1.6%,漲幅放緩——今年前5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啤酒產量同比增長8.4%。整個上半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啤酒產量1928萬千升,同比增長7%。市場擔心,在去年旺季高基數的影響下,今年暑期啤酒消費增長可能不及預期。2022年度青島啤酒銷量的增幅減緩并不是個例,申港證券統計了自2016年至2022年的啤酒企業銷量增速,并預計2023年的增速是一個高點,之后增速將處于下滑趨勢。同時申港證券還對啤酒銷量與下游市場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建筑施工行業是啤酒的重要消費場景,貢獻了大部分的啤酒銷量,認為啤酒生產數據和建筑業產值、房開投資完成額之間具有較高的相關性。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由2000年的36.2%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63.89%,申港證券認為我國城鎮化率的提升空間有限,因此預測我國啤酒消費量或已接近天花板。根據iFind和市場中其他知名機構的預測數據,青島啤酒2023至2025年的營業收入依然會維持增長態勢,對業績做出負面預判的機構較少,但是青島啤酒亟需對現在的增長乏力問題作出應對。原料端壓力開始凸顯青島啤酒不僅面臨來自銷售端的壓力,還要直面來自原料端的壓力。啤酒屬于酒精飲料,主要原材料為小麥芽和大麥芽,加入啤酒花,經過液態糊化和糖化,之后經過液態發酵釀制而成,是排在水和茶之后的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原料(大麥、大米、啤酒花等)、包材(鋁、玻璃、瓦楞紙等)、人工成本等。直接材料在青島啤酒的成本中占比最大,之后依次是制造費用及其他、外購產成品、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價格的波動對青島啤酒的成本影響程度也會相對較大。受目前復雜的國際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我國從國外進口大麥價格持續走高,2020年下半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2021年大麥價格上漲23.4%,鋁價漲幅超30%,瓦楞紙年內漲幅超20%,啤酒行業多數企業在2021年至2022年毛利率因受成本增加而承受巨大壓力。2022年上半年,釀酒的原材料大麥、包材鋁罐、玻瓶、紙箱等等繼續維持上漲趨勢。雖然在2022年下半年包材價格回落,但是企業的經營是存在慣性的,且企業采購合同會有一部分鎖定了成本價格較高的庫存,整體來看2022年全年啤酒行業成本壓力均較高。這一高成本狀態也可以從青島啤酒2022年財務報告中發現跡象,2022年青島啤酒成本中增長最大的一塊是原料成本,同比增長了10.63%。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來主要原材料及包材價格均出現走低趨勢,進口大麥價格下降。包材價格也延續了2022年下半年的下降趨勢。這對啤酒企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新零售行業分析師呂超偉指出,原材料及包材成本的回落理應轉換為啤酒企業的毛利,但是目前來看,中國的消費環境整體上還是處于復蘇期,成本回落不能完全排除引發價格戰的可能性,或有進一步擠壓啤酒企業利潤的情況出現,畢竟在食品飲料包括乳制品、調味品等領域,出現過太多類似的場景。例如因為成本增加珠江啤酒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50.19%下滑至2022年的42.44%,此后就再也難以回到高點。國融證券表示,雖然一季度瓶裝、罐裝啤酒價格同比也有所增長,Q2同比量價齊升確定性較強。但市場前期因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對啤酒的產品升級進程存疑。經銷商減少引市場擔憂青島啤酒的產品銷售主要通過經銷商和專業平臺以深度分銷模式實現。2022年度,以餐飲、夜場等即飲市場銷售占公司市場銷量比重約40.6%;通過KA、流通等渠道實現的非即飲市場銷量占比約59.4%。不過,BT財經注意到青島啤酒的經銷商數量連年減少。從經銷商數量來看,2020年至2022年,青島啤酒經銷商從14417家凈減少2591家,2022年底剩11826家。這三年,每年減少的速度越來越快。從2971家減少為2559家,再到2492家,而同期的減少數量卻遞增,最終導致每年的經銷商數量凈減少。經銷商流失的原因之一,從青島啤酒年報中的市場比例可以找到。青島啤酒稱,產品銷售主要通過經銷商和專業平臺以深度分銷模式實現,以餐飲、夜場等即飲市場銷售占公司市場銷量比重約40.6%,通過KA、流通等渠道實現的非即飲市場銷量占比約59.4%。在2020年和2021年,其即飲和非即飲市場銷量的占比分別為45%、55%;44.4%、55.6%。市場中有投資人認為,公司的啤酒銷量增幅緩慢或與公司經銷商數量減少存在關聯,此前青島啤酒的經銷渠道頻頻被曝出問題,雖然青島啤酒開始轉向非即飲市場,但是經銷商和深度分銷仍然占據銷售很大比例。據新浪財經報道,2020年青島啤酒經銷渠道被曝出問題。《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20)瓊97刑終38號)顯示,深圳青島啤酒華南營銷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全資子公司)銷售人員騙取經銷商的信任,將訂貨款打入其掌握的私人賬戶,或者將經銷商向總代理公司付款的訂單改變發貨對象,采取“拆東墻補西墻”的手段,先后將三名經銷商45.85萬元貨款占為己有,用于賭博。青島啤酒應該也注意到了目前的經銷模式存在較大短板,新渠道的構建成為青島啤酒關注的問題,從以往依托傳統流通渠道層層營銷,開始探索新的營銷模式,比如構建了“互聯網+”渠道體系,建立了官方旗艦店+官方商城+網上零售商+分銷專營店的立體化電子商務渠道體系,搭建了自有電商渠道,上線移動端“青島啤酒微信商城”、“APP青啤快購”。除了經銷商流失的壓力外,青島啤酒自身的存貨壓力也越來越大。截至2022年底,青島啤酒的存貨為41.52億元,與前三年的31.82億元、32.81億元和34.93億元比,創歷史新高。在這樣的壓力下,青島啤酒2022年合同負債89億元,也創近三年新高。周期性規律引發市場情緒?啤酒是一個淡旺季非常明顯的商品,夏天的街邊擼串無不彰顯著啤酒的不可或缺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5月至8月啤酒產量占全年比重達到44%左右,啤酒企業在二季度、三季度收入合計占比均超過全年的60%。啤酒行業的周期如此明顯,其股價波動是否也追隨這個周期呢?啤酒板塊的漲跌幅在不同季度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據行業分析師呂超偉分析指出,自2019年初,二季度的單季度漲幅顯著高于其他季度,幾乎所有啤酒樣本公司在2019年以來的二季度均實現了正收益,但是三季度的股價表現就不一定了。在信息可獲取性更強的投資環境里,股民們可能也會通過各種公開渠道獲得這樣的信息。既然存在著三季度股價表現不確定的可能性,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在三季度前拋售股票。這可能是引發青島啤酒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青島啤酒員工解禁套現,或是引發市場情緒波動的原因。7月18日晚,青島啤酒公告披露了員工股票激勵計劃及解禁時間,共432.87萬股在7月24日解禁上市流通,占青島啤酒總股本的0.32%。這些限售股的授予成本為21.18元/股。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浮盈3倍多。據金融分析師姜鵬許分析認為,員工的減持行為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可以說是弊大于利。首先,一部分資金會流出股票市場,減持行為會稀釋該股票二級市場的資金總量;其次,減持行為可能會引發股民們好奇為什么連公司自己的員工都不繼續持有公司的股票,是否不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姜鵬許指出,減持行為會帶來股價的下跌,其實對于判斷是不是好公司并沒有決定作用。短期的恐慌情緒終會被市場逐漸消化。我國的啤酒行業已經過了短期增量、短期升價的階段,現在已經進入了中期降本的趨勢,未來各家公司PK的是高端化程度。總體來看,青島啤酒的股價突然閃崩屬于正常的周期性行為,但是青島啤酒也亟需正視出現的增長趨緩問題和成本壓力,以及協調好和經銷商的關系,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此時更需要在品質和價格上找到平衡點。文丨BT財經 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