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考研人,今年備考要吸取三個教訓!
分類: 最新資訊
減肥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布 : 04-27
閱讀 :151
2024年考研已經落下帷幕,各地高校最后調劑工作陸續完成,無論最終是否上岸,都要積極地面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為自己人生發展做好規劃。根據媒體報道,各地高校都已經陸續啟動2025屆考研動員大會,鼓勵學生積極考研,提高就業競爭力。高校鼓勵考研,主要希望通過學生深造,提高整體就業率,避免各類專業因低就業率而被裁撤。對于學生個體而言,考研應該是主觀選擇,不應受到外界干擾。小魚老師更覺得大三學生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如今這個階段盲目考研已經沒有意義,學生更多要根據需求,而選擇就業還是考研。未來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繼續下降,但是考研競爭激烈程度卻會有所提高。這里面核心的原因就是考生素質變好,大量考生都是長期備戰,應試能力變得很強。如今本科生都已經有危機意識,大一階都開始強化自身英語和數學科目學習,有意識地提前為考研做準備,想要奪得先機。如今2025屆學生屬于大三下學期,大量學生都已經提前完成一輪復習,“內卷”有所提前,且備戰過程拉得更長。但是從2024年考研案例來看,學生提前備考方案有利有弊。提前鞏固基礎知識,通過不斷刷題確實能提高初試成績,但也導致自身專業素養沒有提高。這種情況在2024年的考研當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大量初試高分學生都被指高分低能,大批初試成績第一名學生都被刷,從這些失敗案例當中,我們也應該積極吸取教訓。小魚老師為2025屆考研學生總結出三點教訓,這些都是落榜考生的共性,希望2025屆考研的學生,在備考過程當中要引以為戒。一、要重視專業素養和科研每年大量本科新生到學校學習后,受到部分考研機構鼓勵,提前進行所謂的備考,導致越來越多學生都只是專心于考研科目的學習,而完全忽視自身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大學階段專業課程確實很亂很差,但是這些專業課能拓寬學生知識的寬度,能讓學生形成基本的學科素養。還有專業課程里面的各種論文,實驗等都非常有用。學習是大學里面最重要的事情,但并不意味著社團活動或者是各種比賽就不重要。將來確定要考研的學生,都要積極參與大學活動,要積極鍛煉口才以及臨時應變能力。比如2024年考研復試過程當中,很多高校的試官在面試環節,都會提問考研參考書目以外的專業問題,導致很多考生蒙圈。因為大學階段很多學生只是復習考研科目,知識沒有涉及到更寬的范圍,沒有接觸到各種文獻以及科研實驗等。因此,連學科基本素養都沒有,只會刷題,給面試官的印象會非常差。很多學生平時都只是悶頭學習,性格方面較為內向,而且很容易怯場。面試官詢問考研外的問題,就很容易露餡。如今高校已經將復試成績逐漸提高到總成績的50%,通過全方面指標考量學生。包括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科素養、科研基礎等,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被淘汰。2025屆學生備考必須要認真上完自己的專業課,各種學校組織的實驗以及論文編寫等,都要認真完成。即使考研復習時間很緊張,也要按時完成。綜合素養并不能馬上反映成分數,或許在考研初試階段沒有體現出它的作用。但是只要一旦進入復試,綜合素養就會體現出它的威力。二、要全面提升英語能力以往各類考研成功上岸的考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時,都會著重提到要提高英語成績,還給出各種提升英語成績的方法。比如單詞要學會重復記,通過詞根進行聯想詞匯,通過看歐美電影提升語感,加強英語真題的訓練等,類似經驗已經很多。提升英語成績確實更容易增加考研優勢,但是大家會發現各類學霸提供的英語經驗里面,基本都是屬于啞巴英語,單純為了刷分而學習。如今高校研究生的招生章程里面,已經明確提到要考查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包括英語筆試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等。因此,學生在備戰考研過程當中,要努力避免啞巴英語。許多考生都覺得只要把英語初試成績提高,再確定能進入復試后。通過各種英語口語培訓班,可以快速提升語感和英語交流能力。從考研落榜生的慘痛教訓來看,考研機構鼓吹的短時間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純粹是虛假廣告。大家都很清楚英語單詞都需要日積月累,交流能力又如何能短時間里面突破?考生在進行英語科目復習時,除了要增加自己的詞匯外,更是需要主動說出口,主動和同學進行英語交流,長期積累語感和聽寫能力。三、要合理規劃考研目標高校2024屆考研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選擇大于努力。沒有經歷過考研失敗或者幸運上岸的學生,可能很難理解這里面的含義。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以往部分高校會改變或者增加參考書,這樣導致考生的壓力倍增,很多學生最后才發沒有辦法完成復習,匆忙選擇其他高校,最終考研成績并不理想。還有部分高校存在故意壓分,導致學生考研成績都沒有過國家線,連調劑機會都沒有。還有部分高校竟然不保護第一志愿,將一志愿學生和調劑生放一起復試。遇到這種類型的高校,即使學生再努力,恐怕都沒有辦法沖過重重難關。那些正確選擇學校以及專業學生,卻沒有任何阻力,最終能順利上岸。因此,25屆考研人必須要提前規劃目標高校,對各類高校報錄比、復試淘汰率、保研情況、學校以及專業口碑(是否存在壓分、學歷歧視)進行認真分析。要在數百所高校里面挑選出最合適的學校,確實要花費大量精力。但是這些精力付出,能讓自己未來的路途變得更加平坦,這是非常具有性價比的事情。